疫情当前,针对“停课不停学”网络教学,教师们应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师要以“生命守护者”的专业职责与定力,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适切有序的居家学习。特殊时期,教师要以良好心态组织好“停课不停学”,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守护生命、慰藉心灵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做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卫士,让“停课不停学”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特殊而宝贵的人生经历。经济与贸易学院会计专业赵婷老师结合自己的线上教学工作和大家分享实践经验与反思。
一、线上课程准备阶段
(一)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线上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我们需要对教材的整体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把握和了解,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结构安排,即教学内容应该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呈现出来,例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主要到次要等。
建议在熟知整套教材后,可以根据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日历》,用自己的方式画出思维导图,在教学设计时根据思维导图设计具体的课程呈现方式、课程技巧以及课程内容。
(二)课前准备
调整教学策略,课前准备搜集更多教学素材并丰富线上课堂内容,选择好网络授课平台,例如:雨课堂、云班课、超星学习通、钉钉、微信、腾讯qq等,做好课前网络授课教师端自查与准备工作。
(三)教学资料多样化
保证线上教学素材多样化,课程内容多元化,可以涉及线上教材、微课、视频、动画、作业题库等资料。其一,线上教材推荐,让学生在无纸质教材的同时能有电子教材参考。
网址链接:http://book.chaoxing.com/
其二,微课、动画、视频制作,利用老师现有器材制作视频、音频微课、速课,如电脑、手机、白板、麦克风等。此外,可参加使用平台的线上教师培训课程,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要针对各专业课程和学情实际制作微课视频、动画、翻转课堂、云课堂等,掌握更多教学手段,活跃课堂互动氛围。
二、课中准备
“停课不停学”需将课堂面授的教学资源,转换为自学为主的学习资源。建议教师精选资源、优化配置、分层分类有效供给,过滤并阻断“海量漫灌”。
(一) 设计课程思维导图
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条理化、结构化整合,根据思维导图选择重难点、热门考点,知识点尽量精细化、碎片化处理。教学过程包括导入、讲述、课堂评价反馈与总结等,教师在课程设计中必须考虑好整个过程,将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链接后精彩呈现给学生。
(二)网络直播课堂
利用网络直播系统,直播课堂最好把握时间,占课程总时长70%最佳,合理利用平台软件,发起讨论、选人、课堂测试等线上活动,检查学生线上学习进度,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三) 课程思政
“停课不停学”打通了教与学的线上交互距离,缩短了师生沟通的心理距离。特殊时期更需要教师承担“课程思政”有效育人的光荣使命。结合疫情防控热点问题将课程思政有效渗透到线上教学中必不可少。科学的生活起居方式、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主动的家务劳动、和睦的家庭亲情、理解与支持父母工作、关心长辈与关注他人、班级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网络通讯、自理自立与自律自强、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恰是“不停学”的生动内容、切身体验与自觉考评。
三、线下课堂
(一) 课后笔记和作业
线下学习可采取任务驱动,综合运用笔记拍照、作业等方式督促学生自学进度和提高自学兴趣。
(二)习题库的建设
利用线上授课的机会,完成线上习题库的建设。
(三) 课堂评价
强化课堂评价反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的学生评价、成绩统计、教学预警等分析系统,完成老师教学情况自查,并从中寻找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尽快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通过实践反思不断完善自身教学攻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确保线上教学工作高效运行。从调整教学方案,准备线上教学材料,到设计线上互动,提升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现有条件和学情选择最便捷、有效的在线教学形式。学会利用资源快速建课、制作速课视频,学会同步课堂、直播,加强自己的线上教学能力。“山河共风雨,日月耀明天!”愿三亚理工职业学院师生共克时艰,立足本职不辱使命,扮演好各自角色,以出色的成绩通过这场大考!
文/图 赵婷 审稿/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