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增进对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理解与认知,全面提升教师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和创造力,根据学校相关通知要求,经济与贸易学院教师积极参与2022年“数字教育大讲堂”活动,并于8月17日开展学习分享会。会议由学院院长王美翠主持,党总支书记马新源、院长助理田宁及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会议。
会上,王院长首先进行了分享,她表示:本次学习更进一步认识到,数字教育的兴起以及广泛推行,很大程度上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倒逼使然,即产业转型——工作内容变化——岗位要求及人才培养标准的调整——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具体体现在三教改革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和意识,紧跟数字化教育的节奏,从思想上认识改革的深刻性和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并主动顺应变革的要求进行学习。尤其是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平台技术等要更加熟练高效地运用。利用各种机会增加实践经验,努力成为“双师型”人才。在变革转型时期,优胜劣汰会来得更迅猛,教师要有危机意识,并努力提升教育信息化能力。
院长助理田宁分享到:以“三个课堂”为手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优质资源共享。在人工智能改变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背景下,一定要搞清楚学生“学什么”、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原则,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与协作、自我约束与管理、设计思维与计算思维、创新与创造、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核心素养。教师应积极拥抱新技术,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真正读懂学生;借助智能技术,推进精准化个性化教学;构建真实性学习,建立知识与现实之间的实质性联系。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各大教学平台,借助大数据掌握学生的认知状态、学习特征和优势潜能,了解学生特定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增进学生学习的参与感、愉悦感和成就感,使个性化学习不仅科学化而且人性化。
学院教职工在会上纷纷表示,通过参加“数字教育大讲堂”学习活动,有机会零距离走进名师课堂,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发展成果,打开教与学的新视野,对“互联网+教育”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向教育数字化转型,将教育数字化深入融合在日常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图文 邱俐鑫
编辑 杨卓越
审核 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