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立身为人、成长成才的必备品质。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人生的第二身份证,是对一个人是否诚实守信的证明,同时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助推器。
为加强学院学风建设,6月1日至9日,经济与贸易学院各班级相继召开了诚信教育主题班会,会议由各班辅导员主持。
会上,辅导老师通过案例分别从贷款诚信、生活诚信、考试诚信进行了教育。
一、贷款诚信
(一)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金融机构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信用助学贷款,帮助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二)国家助学贷款违约后果
1.借款学生如未按照与经办银行签订的还款协议约定的期限、数额偿还贷款,经办银行将对其违约还款金额计收罚息;
2.经办银行将违约情况录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供全国各金融机构依法查询。对恶意拖欠贷款的违约借款人采取限制措施,不予提供住房贷款、汽车贷款等金融服务;
3.对于连续拖欠还款行为严重的借款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银行将通过新闻媒体和网络等信息渠道公布其姓名、身份证号码、毕业学校及具体违约行为等信息;
二、生活诚信
日常生活中,面对各种各样的利益和诱惑,新时代大学生应该重信守诺,坚守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真诚做人、守信做事,让诚信成为不懈追求和自觉行动,充盈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空间。
三、考试诚信
很多大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考试抱着应付的态度,平时不学习,临时抱佛脚。大学生选择作弊主要是害怕挂科,一旦对挂科的担忧程度超过对考试作弊被抓的担忧程度,学生就很可能会在考试时作弊。如今,在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表示曾有过作弊行为,而且作弊形式和手段越来越“高明”。
失信后果: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校大学生因考试作弊而被报道,轻者受到各种处分,重者则被勒令退学。作弊被抓,留校察看处分并不为过,而且考试作弊的处分会记入档案,用人单位也会看到这个处分。如果是考公务员、武警、边防等机关单位,则会降低政审的分值,甚至有的机关会直接取消资格。
考试作弊、抄袭作业、学术造假、有钱不交学费、贷款到期不还等等都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失信行为。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树立道德新风,立诚信之本,做文明公民,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通过开展诚信教育班会,有效推动学院学风建设的发展进程,为学院下一步工作奠定了基础。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诚信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颂之,为营造优良的学风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文图 巴扎汉 王珊珊
编辑 杨卓越
审核 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