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 日期:2022-09-18 14:57:25
学院简介
经济与贸易学院主要开设有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7个专业,并与三亚学院合作开展市场营销、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2”专接本培养项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4+0”本科试点项目,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
学院聚焦学校提升“学生竞争力”战略核心,时刻践行“走进校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积极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有效引领。
学院紧跟海南自贸港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与水平,培养经贸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师资介绍
学院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占比37.5%,研究生学历占比75%,海外留学经历教师占比31.5%,“双师型”教师占比66.7%。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为“海南省优秀教学团队”;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省级“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拥有海南省优秀教师1人,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并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科研成果丰硕,建设省级精品在线课程5门。
专业特色
专业定位契合自贸港发展战略
学院在专业定位上融入自贸港发展战略,与龙头企业合作,基于产出导向的OBE人才培养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岗课证赛”综合育人模式,从课程体系、三教改革、实践教学等方面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具有数字素养、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品牌优势与特色鲜明
发挥“3+2”和“4+0"项目的品牌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群紧跟数智化财务发展趋势,在“岗课证赛”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探索课程思政的有效嵌入。实施1+X书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化式改革,组织600余名学生通过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与考核,平均通过率95.7%,被评为全国优秀试点院校、全国优秀教学团队、校企合作杰出贡献奖、优秀组织贡献奖。计算机专业推行“三步推进、三化融合、三师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市场营销专业将开设奢侈品经营与管理方向,主要面向免税店等高端消费品经营企业,培养具备新媒体运营能力、掌握奢侈品新零售业务的高素质营销人才。学院还开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助力海南区域经济发展。
学生综合素质高竞争力强
升学方面,学院发挥与三亚学院资源共享的独特优势,通过“3+2”“4+0” 项目为学生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合作培养本科层次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提升就业竞争力。就业方面,学院建立“全员化指导、一对一精准帮扶、一生一策精细化服务”的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近五年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7%以上。
学院荣誉
经济与贸易学院2021-2022学年学生获奖
序号 | 项目名称 | 姓名 | 级别 | 奖项 | 指导老师 |
1 | 中国自强之星 | 瓦热斯 | 国家级 | 中国自强之星 | 巴扎汉 |
2 | 泛珠三角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海南省赛 | 瓦热斯 魏天赋 | 国家级 | 三等奖 | 王喜鸿 |
3 | 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海南省赛一等奖 | 王跃 孙铭泽 宁雪瑞 | 省级 | 一等奖 | 韩丹 |
4 | 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个人赛 | 林颖森 | 省级 | 一等奖 | 韩丹 |
5 | 海南省智能财税大赛银奖 | 陈作莲 苏洋 赵希 曾殷惠 | 省级 | 银奖 | 刘琼 |
6 | 海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 韩波 林明生 彭曼曼 黄子怡 | 省级 | 二等奖 | 王丽君 符秀丽 |
7 | 第十届“挑战杯”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刘佳鑫 韩培 | 省级 | 三等奖 | 饶雪玲 韩丹 巴扎汉 |
学生校园活动
学院着力打造特色文化。社团活跃,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保护伞工作室”、“礼遇东方——礼仪队”等社团助力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社团开展交流和分享活动;学院成立有声声不息、篮球社、云翼舞蹈社等12个社团。各班级每月均开展主题活动,学生走进社区开展便民服务,阳光爱心社志愿者团队与三亚市阳光爱心协会对接,开展相关活动。
实习基地
学院建立24家校外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及教师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毕业生实习就业情况稳定。校外企业主要有海南阿罗哈酒店有限公司、绿城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三亚红树林旅业有限公司海棠湾红树林度假酒店、海南蔚来时代实业有限公司、海南快停科技有限公司、海口富力海洋欢乐世界开发有限公司等。